俗語有云:「熱在三伏,冷在三九」,「三伏」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的統(tǒng)稱,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(jié)。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、氣壓低、濕度大、風速小。
"伏"可稱"長夏","伏"是五行家對季節(jié)的另類安排,其中"伏"為"土"。"伏"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。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、火、金、水,一年五季春、夏、長夏、秋、冬,由秋到冬金生水、水生木、木生火,自然循環(huán)。但是由夏到秋則不然,火克金,金不敢出來。就要潛伏一段時間,"潛伏"就是"伏"的本義。
三伏是按農歷計算的,每年出現(xiàn)在陽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。今天是7月17日,是初伏的第一天,按中國的日歷法來說,暑天正~式~開~始~了~
今年"三伏"特別長
秋天屬"庚辛金"所以"入伏"要從"庚日"開始。溫度最高,需要潛伏的時間要在夏至后二十天以后,所以從夏至后第三個"庚日"開始,到立秋后第二個庚日結束。如果立秋日及其后兩天出現(xiàn)庚日,則三伏總計三十天,否則三伏總計四十天。其中三伏中最熱的是中伏。今年的三伏就長達四十天。
初伏: 7月17日 至 7月26日
中伏: 7月27日 至 8月15日
末伏: 8月16日 至 8月25日
"三伏"為何這么熱?
"熱在三伏",尤其在城市中,仿佛置身巨大的蒸籠。
三伏天又悶又熱是由于入伏后,地表濕度變大,每天吸收的熱量多,散發(fā)的熱量少,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,所以一天比一天熱,進入三伏,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,天氣就最熱。另外,夏季雨水多,空氣濕度大,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,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。
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,在副高壓的控制下,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,使天氣晴朗少云,有利于陽光照射,地面輻射增溫,天氣就更熱。
"三伏",要注意防暑降溫
"三伏"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(jié),步入三伏天,中暑也進入高發(fā)期。在許多人印象中,在烈日下勞作才容易中暑。對此,提醒大家,其實在高溫且通風效果不好的環(huán)境下,人體最容易受到暑邪侵襲;而頻繁穿梭于高溫環(huán)境和低溫空調場所者,更容易患上暑濕感冒。所以,不要以為只要避開陽光,就可幸免于"暑"。
"三伏"開空調:26℃最適合
如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(huán)境中很多都有空調,空間過于密閉,而且氣溫與室外的高溫反差很大。人們頻繁在室外的高溫環(huán)境和室內的低溫環(huán)境中往返,機體忽熱忽冷調節(jié)不過來,就很容易患上暑濕感冒。大熱天人們在室外行走時,皮膚上的汗腺大開,突然進入到十幾二十攝氏度的空調環(huán)境中,這時體內的暑熱還沒來得及排完,寒氣就突然襲來,很容易出現(xiàn)各種不適和病癥。
雖然人體對溫度有一定的調節(jié)能力,但這個能力是有限度的。室內外的溫差在8℃~10℃左右最適宜,所以26℃左右的室內溫度是比較合適的。開空調時,冷空氣向下沉,因此風最好向上吹,避免冷風直吹身體。一般開空調兩三個小時后,應該開窗戶透透氣。
"三伏"養(yǎng)生:扶陽去火,多酸多甘
三伏日吃涼冰可以說是最佳消暑食物了。但是夏令三伏,陽氣旺盛,此時人體為了順應天時處于"陽盛于外而虛于內"的境地,汗液增多,暑氣逼人,常常導致人體陽氣宣發(fā)太過而出現(xiàn)體內陽氣匱乏的夏令體質特征。此時如果因為防暑降溫而過度貪涼易致內寒過甚,以至于體內陽氣更衰。所以,"三伏"天切忌貪涼。
另外,夏季暑濕對脾非常不利,所以夏季應適當多吃一些味甘、酸宜脾的食物,如山藥、薏米、菠蘿、西瓜等;炎熱的天氣還容易導致人火氣上升,表現(xiàn)為情緒煩躁、焦慮、易激動、失眠等。因此,"去火"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。夏日去火的食物,上佳選擇有綠豆、苦瓜、西紅柿等性涼、清暑的食物;同時,牛奶營養(yǎng)全,可以溫脾、補水、滋陰,也是夏季良品。
"三伏"飲食:伏日宜吃面
所謂:"頭伏餃子二伏面,三伏烙餅卷雞蛋"。伏天要吃餃子、烙餅、面條。頭伏吃餃子是傳統(tǒng)習俗。伏日里人們食欲不振,往往比常日消瘦,俗謂之苦夏,而餃子在傳統(tǒng)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。另外,頭伏吃餃子,寓意"元寶藏福"。"夏日三庚數頭伏",庚屬金,庚日避伏,餃子形似元寶,元寶屬金,金寶長伏,"伏"與"福"諧音,因此,頭伏吃餃子的諧意就是"元寶藏福"。
所以,今天大家快動起手來,為家人包一頓餃子吧!如果沒有時間,也可以選擇到餐館品嘗。
沈陽東方和利廚業(yè)有限公司為了讓大家能夠品嘗到美味的餃子,感受到家的味道,為餐廳提供商用廚房整體工程服務,創(chuàng)造出衛(wèi)生、安全、高效、舒適的現(xiàn)代化廚房,讓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安心!
友情鏈接